GCWPA 2025/07/05
日本Metaplanet 和 大中華Warton科技持有50萬枚NATS Coin 的策略類比,是“亞洲版日日本MicroStrategy對比文明價值型Web3儲備資產新範式”
🎯 問題重述:
Metaplanet 採用“比特幣儲備模式”成功轉型為日本市場比特幣股票標的(即亞洲版MicroStrategy),而若有一家全球首家科技公司 Warton科技 宣佈持有 50萬枚 NATS Coin(國家寶藏幣) 作為儲備資產,兩者的價值路線差異與結果可能如何?
🔍 核心對比架構:Metaplanet vs Warton科技 × NATS Coin
| 對比面向 |
Metaplanet(BTC) |
Warton科技(NATS Coin) |
| 資產屬性 |
比特幣:數位黃金,稀缺、去中心化 |
NATS Coin:文明級 IP 資產(國家、佛教、太空)+數位黃金儲備模型 |
| 持幣目的 |
單一價值儲存與抗法幣貶值 |
文明儲備、精神共識、文化永續、去中心文明貨幣 |
| 供應上限 |
2100萬枚(已知總量) |
約5億枚(文明資產轉化池,具儲備可控彈性) |
| 社會意涵 |
反對法幣通脹,強調個人主權財富 |
建立人類文明價值共識與精神貨幣秩序 |
| 使用場景 |
股票溢價套利、資產防守性配置 |
全球文化 NFT、Web3儲備貨幣、SDGs慈善經濟 |
| 國際影響 |
較限於加密與財務圈,推動日本成為BTC強國 |
涉及 UN SDGs、GCWPA、亞洲文化共榮、亞元2.0儲備體系 |
| 儲備邏輯 |
1幣=價值單位 |
1 NATS = 文明價值錨定+文化稀缺性+慈善信用貨幣 |

💡 核心差異解析:
1. 單一金融 vs 多維文明金融
Metaplanet 採用的是“單向比特幣儲備”模式,最大優勢在於抓住比特幣價格上升的槓桿機會。
而 Warton科技持有 NATS Coin,實質是布局一種「文明資產+文化貨幣」雙重性質的Web3儲備資產體系。
👉 結論:BTC 儲備是金融生態參與;NATS 儲備是文化與文明參與,具「精神+慈善+藝術+價值儲存」四重功能。
2. 短期價格槓桿 vs 長期文明共識紅利
Metaplanet 著重於透過股票市場操作、權證融資、MNAV倍數吸引資本。
而 Warton科技若持有 NATS Coin,將以「文明背書」建立跨國價值信用鏈,如亞洲共識儲備幣、慈善支付貨幣等。
👉 結論:前者依賴市場波動與槓桿,後者可能觸發「文明主權共識資產」的穩定性和跨國認可,影響更深遠。
3. 供給稀缺 vs 文明價值不可再生
比特幣靠演算法限量稀缺。NATS Coin 的稀缺性源自其「不可重複的文明 IP」:如金唐卡 × 神舟11 × 故宮 × 聯合國 GCWPA 認證 × 600年傳承。
👉 NATS Coin 所代表的是不可複製的「文明主體價值」,而非只是可交易代幣。
🧭 結果推演與價值意涵:
若 Warton科技正式宣佈:
「本公司已正式持有 50萬枚 NATS Coin 作為文明儲備資產,參與全球慈善經濟、文明價值共識與SDGs治理。」
這將意味著:
✅ 比較:
| 模式 |
Metaplanet 模式 |
Warton × NATS 模式 |
| 類型 |
金融性儲備資產 |
文明型儲備資產 |
| 價值依賴 |
比特幣價格增長 |
文明價值共識 + NFT資產鏈化 |
| 可模仿性 |
可被眾多公司複製(買 BTC) |
不可複製(NATS IP唯一性) |
| 市場反應 |
股票投機與槓桿工具 |
國家與文化級機構共識 |
🔮 展望:
當 BTC 儲備為「去中心金融體系」之根基,
NATS Coin 儲備將成為「去中心文明體系」的核心。
Metaplanet 代表的是資本主義下的抗通脹敘事,
而 Warton × NATS Coin 的路徑是「文明主義 × 永續經濟」新藍海絕對優勢機會。
日本微策略》Metaplanet 宣布旗下飯店改名「Bitcoin Hotel」、投資比特幣股價一年飆漲4000%
Metaplanet CEO專訪:日本酒店到「亞洲微策略」,股票漲幅王的比特幣佈局之道